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商业地产说万通 先进还是落后

发表于2012-05-22

13个月前,冯仑将万通地产董事长的职位交给了万通地产原总经理许立。在卸任的发布会上,冯仑说,他“在思考万通100年后的发展之路”。这位万通控股的掌门人,将万通地产的希望寄托在商业不动产开发上,进而过渡到轻资产的美国金融地产模式。

然而仅过去一年,冯仑希望触及万通灵魂的百年革命就撞上了现实的铁墙。万通地产2012年一季报显示,其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.23亿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54.49%;营业利润为-1964万元,同比大降近18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2302.5万元,同比大降约3953%。

对于万通来说,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并非转型的方向偏差。按照现今业界的标准,相比绿城、星河湾等开发商对楼市调控反应之迟钝,冯仑的转型可谓迅速。在住宅市场频遭调控高压的背景下,特别是2011年2月蔓延至全国的限购令及普遍的通胀预期,更将商业地产投资热推至鼎沸。而冯仑早在2008年开始就高调宣布偏重商业地产。

这种转型却没有带给投资者喜悦。作为万通六君子(冯仑、王功权、刘军、王启富、易小迪、潘石屹)的精神领袖,冯仑现在的处境多少有些尴尬。挟早期土地红利,冯仑靠“吃软饭、戴绿帽、挣硬钱”率先发迹并登陆资本市场。但关键问题是,这个为冯仑个人品牌光环掩盖的地产公司业绩增长乏力,其过去20年在规模化扩张方面成绩不佳。

不可否认,万通地产仍旧处在成长的道路上。2011年万通地产全年营收48亿元,同比增加了35%。然而对于一家成立了20年、孵化了众多民营企业家的老牌房产商来说,这样的业绩,还不及其号称要10年内比肩的万科销售额(1215亿元)的零头;另一个参照企业恒大2007年销售额只有30亿,然而仅仅4年过后,其销售额已达803亿,土地储备更高达1.37亿平方米,全部建造起来能够供相当于香港人口的住户居住。

由于对住宅市场过于悲观的判断,冯仑在向商业地产的拐弯时主动降速,将其业务重心由住宅开发向商业开发倾斜,加大持有物业比重,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杭州等拥有多个万通中心商业项目。冯仑声称将实施“导演+制片”的轻资产模式,由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和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运营商业地产项目,实现收入的多元化,并始终将“轻资产”模式视为转型的终极目标。

这让万通地产在近两年的住宅土地市场无所作为。缩减住宅投资,致力于商业地产意味着公司将在现金流及业绩上面临考验——商业地产周期远长过住宅,且沉淀大量资金,短期内无法产生利润,业绩自然难看。

发表于2012-05-22
冯仑是比较理想化的人,世茂的许荣茂则要现实灵敏得多
发表于2012-05-22
地产现在的话还是住宅相对而言好卖一些,尤其是刚需这一块,但利润空间小,还是得跑量
发表于2012-05-22
引用:蒲公英的舞蹈在2012-5-22 10:22:07写道:原帖
地产现在的话还是住宅相对而言好卖一些,尤其是刚需这一块,但利润空间小,还是得跑量
 
 世茂这样的高端盘,酒店式公寓的话也是比较好卖的,50层的楼高加江景相当不错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