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网传南京老地图,大家猜想文革时的南京堵车吗?酒驾肇事咋处理?有没有早高峰?

发表于2012-04-23


前天,有一位网友在家里翻出了一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南京交通示意图,上面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山东路、中山路等名字,取而代之的是人民路、广场路…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路名?当时南京的车辆多吗?有什么交通特点?交警又是怎么去管理的?昨天,记者采访了多位南京的老交警和相关,揭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京的道路交通。
发表于2012-04-23

猜想1

为何路名变了?

文革时被改动后来又恢复了

昨天,记者拿着这份地图采访了多名老交警和交管,他们给出的一致意见是,这是一张上世纪70年代的地图,正好在文革时期,因为大庆路、东方红路等很有文革时期的特点,“中山路等主干道得名的由来,跟孙中山有关。”

一位告诉记者,孙中山的灵柩从中山码头抵岸后,一路运送到中山陵,途径的道路就以中山北路、中山路等名称来命名,这些路名就在文革的时候被改动了,文革结束,又恢复了原来的名称。

发表于2012-04-23

猜想2

酒驾肇事咋处理?

测不出来,只能按普通事故处理

对于许多南京市民来说,酒后驾驶这一违法行为,绝对让人深恶痛绝。那么,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有没有酒后驾驶这种行为呢?

“肯定有这种行为,但因为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,无法去证明。”一位老交警告诉记者,他就曾经处理过一起事故,一个司机开车撞人,满脸通红,一身酒气。

但法律上没有酒后驾驶的概念,也无法对其进行检测,最后按照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。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