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3|4|5|上一页
/5页

主题:新浦口区成立10周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

发表于2012-05-28
 2012年5月26日是南京市浦口新区成立10周年纪念日,为回顾和总结浦口10年来的发展历程,展示新浦口经济社会发展成就,现组织开展新浦口区成立10周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。经过前期初步梳理大事条目、征求征集各方面意见建议等工作程序后,确定了20件入围大事条目,即日起市民可投票参与评选。
 活动地址:http://222.190.122.91:8088/toupiao/

发表于2012-05-28
 01.新浦口区成立



2002年5月26日,新浦口区成立大会在珠江镇(今江浦街道)召开。时任省委副书记、南京市委书记李源潮在成立大会上宣布:新区的成立,标志着江北的发展进入新阶段,标志着南京的发展实现了由隔江发展向跨江发展的历史跨越。10年来,浦口区生产总值(GDP)由新区成立之初的58亿元,增至2011年的372亿元,增长了5.4倍,年均增长率20.4%;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7.23亿元增至52.65亿元,增长了6.28倍,年均增长率22.0%;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5.1亿元增至530亿元,年均增长35.7%;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259元增至13204元,增长了2.1倍,年均增长12.0%。
发表于2012-05-28
02.浦口经济开发区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南京市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 
   


   2004年7月2日,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批准浦口经济开发区建立“国家火炬计划南京市浦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”,成为南京三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之一。2005年,基地被确定为“南京药谷”的北谷,并被选为江苏省制药协会副会长单位。2010年,基地又被省科技厅和省商务厅分别授予首批“江苏南京浦口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”、“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”称号。基地已聚集企业近30家,其中授牌高新技术企业9家,拥有国家生化中心、同凯兆业企业院士工作站等一批省级以上研发平台,初步形成制药、包装及医疗器械相互配套、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。
发表于2012-05-28
03.高新区与浦口区资源整合



2004年10月12日,浦口区与高新区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在区会议中心召开会议,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浦口区、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整合、协调发展的工作意见》(浦委发〔2004〕48号),标志着两区全面整合、一体发展进入新阶段。
发表于2012-05-28
04. 浦口区实施农村新八件实事工程



2006年,浦口区实施24个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,建成7座镇街垃圾中转站,完成农村二次改水、改厕工程,农村灰色化道路、水利工程、“绿色南京”工程,率先在全省成立首个区级扶贫基金会,全年发放扶贫专项贷款1372.3万元。2008年,农村新八件实事工作全面完成,实际投入资金5.2亿元。2009年启动实施第三轮农村八件实事工程,到2009年末总投入2.2亿元。2010年全区新八件实事工程共32个子项,全年投入资金总额3.4亿元。2011年全区新八件实事工程共32个子项全面或超额完成,全年投入资金总额近3.8亿元。
发表于2012-05-28
05.浦口首批出租车投入运营


 
2006年10月12日,浦口区首批200辆出租车正式投放运行。南京金陵交运和浦涟出租车公司各营运100辆,起步价3公里5元,3公里以后每公里2元。首批出租车的投放运营填补了浦口公共交通空缺,有力的支持和推动了浦口区对无证经营马自达载客现象的清理整顿,对方便市民出行、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发表于2012-05-28
06.浦口区5个项目被列为市级“非遗”项目
 


2008年1月12日,南京市首批8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出炉,浦口区有5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,分别是:民俗类的“狮子岭庙会”和“泰山庙会”,民间舞蹈类的“江浦手狮”和“茶山会”,民间文学类的“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”,其中“江浦手狮”之前已被列入省级“非遗”项目。
发表于2012-05-28
08.江北新城开发建设



 浦口区委、区政府于2008年8月正式提出启动江北新城开发建设,10月组建江北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,12月举行了江北新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仪式。2009年5月,提出率先启动、重点打造70平方公里江北新城核心区。2010年6月,南京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市区联动,共同开发江北地区。目前,江北新城主要承担着13.2平方公里海峡两岸科工园和3.2平方公里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开发建设任务和江北新城核心区72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管养任务。江北新城的全面启动掀起了新浦口开发建设的新高潮,是浦口发展史上的里程碑。
发表于2012-05-28
09.浦口区小康指标全部达标或超过省定标准



 2008年,浦口区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创建工作,区委、区政府突出富民强区,优化升级农业结构,加快工业发展速度,加速发展服务业,加大城乡居民收入等核心指标的攻坚力度,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实施“数字浦口”建设,深入开展“平安浦口”创建,努力建设“生态浦口”,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。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,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全区全面小康25项省监测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目标值。














发表于2012-05-28
10.浦口经济开发区实施整体转移二次创业



 2009年12月,根据浦委(2009)69号《关于建设浦口区先进制造业新基地的设施意见》要求,浦口经济开发区转战桥林实施二次创业,负责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近期22平方公里区域的开发建设和资本运作,建设浦口西部桥林新城核心产业区。2010年6月实质启动,目前,一期4.08平方公里投入13亿元新建提档道路16条、总长17.8公里,主要道路已竣工通车,联合通信、10KV电缆入地、自来水、雨污水管道等同步实施。二期4.4平方公里计划投入18亿元,新建4条道路,对浦乌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,道路建设总长15.5公里,配套新建6.9公里河道,16万KVA兰花变等工程。各项工程建设正全力推进,园区道路环形成网,初见雏形。园区已有雨润食品产业园9个项目进驻建设,一期产业形象初步显现。

上一页|1|2|3|4|5|上一页
/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