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走在世界杯“边缘地带”的中国媒体及球迷

发表于2006-06-21
    中国足球,没有闯入世界杯;中国媒体,大举进军世界杯。缺了主心骨的中国媒体与球迷,在德国体会到了走在世界杯“边缘地带”的无奈与羞辱。
 
至少对于记者本人来说,抛开旅途劳顿、工作艰辛不说,对于德国世界杯最大的感受就是:一名世界杯“看客”的无奈与羞辱。

先从记者本人在柏林的遭遇说起。六月十三日晚九点,巴西队与克罗地亚队的比赛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。这场比赛当天最受人关注,能容纳七万两千名观众的体育场座无虚席,就连记者席的球票也提前在赛前一个半小时被抢光。一名来自南美洲的记者不知因何缘故没有得到当晚的球票,看着记者手中的球票,他用嫉妒的语气嘲讽道:“中国记者来世界杯做什么?世界杯又没有中国队。”

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同样受到了其他世界杯参赛国记者的类似 “礼遇”。据这位同行介绍,六月十六日下午三点,阿根廷队与塞黑队的焦点之战在盖尔森基兴世界杯球场举行。由于时差的原因,留给记者当天发稿的时间相当紧张,他未看完比赛便一头冲进设在场边的分新闻中心赶写稿件。当比赛结束,各国媒体同行纷纷涌入新闻中心准备写稿时,预留的宽带网线已所剩无几。一位德国同行看到中国记者正在埋头苦干,心急如焚的他央求同行未果后,竟然用英语和身边的国外记者说;“中国记者着什么急,这里没有中国队的比赛。”

中国记者在遭受外国同行“白眼”的同时,还体会到了国际足联在安排采访过程中的“不公正待遇”。世界杯的赛场边,中国记者独自开辟了一条战线,对手便是手握各类采访许可证件的国际足联官员。世界杯开赛以来,除了六月十六日阿根廷队与塞黑队比赛,记者提前得到赛后混合区的采访许可外,其他场次均在赛后采访的等待名单之中。为了将等待二字转换成实在的采访许可,各路媒体记者使出了十八般武艺,有送中国礼品的,有用英语套近乎的……每当国际足联官员“大发慈悲” 发给中国记者赛后采访证后,他总会添上一句:“没办法,中国不是参赛国,我们得按规矩办事。”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,世界杯参赛国记者在采访时有优先权,中国记者只能分人家“剩下的羹”。

不少前来看球的中国球迷也有一肚子的牢骚。一位祖籍北京的球迷特地从英国伦敦赶到德国观看世界杯。他告诉记者,在去往球场的路上,他总是被误以为是韩国球迷或者日本球迷。“你是韩国人?日本人?……”每当这位北京球迷告诉对方自己是中国人后,其他球迷都会迷茫地再问一句:“中国队没有来,你支持谁呢?”

“中国队没有来?世界杯,你支持谁呢?”但愿,四年后的南非,不会再次出现这个尴尬的问题。
发表于2006-06-21
无奈!
发表于2006-06-24
哭什么哭啊,不值得哭,
发表于2006-06-24
中国队没来,我支持李毅大帝
上一页|1|
/1页